
松雪齋集,又名松雪齋文集,元趙孟頫撰。詩文別集。孟頫號松雪翁,居室名松雪齋,因以名集。孟頫自將所作詩文輯成松雪齋詩文集若干卷,並請戴表元作序,然未刊行。元詩人楊載作孟頫行狀,稱所著有松雪齋詩集,不詳卷數。元順帝至元五年,孟頫子趙雍請湖州總管何貞立爲文稿作序,湖州沈璜伯玉據趙雍所藏詩文稿輯成松雪齋集,並增外集刊行,是趙氏詩文集最初刻本,簡稱元沈氏刊本。此本與戴表元當日所序本當有不同,戴序作于元成宗大德二年戊戌,距孟頫卒有二十餘年,其間必有諸多新作詩文,或由孟頫本人、或由其子增入集中。
本書以「四部叢刊景印元沈伯玉刻本」影印。
沈氏本以後多有翻刻。明神宗萬曆間,江元禧所編松雪齋集,寥寥數篇,非足本。惟焦竑經籍志載孟頫集十卷,與此本目次相合。而史所稱琴原、樂原,得律呂不傳之妙者,檢勘均在其中。外集雜文十九首,亦他本所未載,葢全帙也。清聖祖康熙五十二年,曹培廉從友人處借得原刻本,校正訛缺,廣輯他書及石刻所載,合之家藏墨蹟,編成續集一卷,又將元史本傳載於集首,一併刊行,是爲城書室本。現有任道斌校點本趙孟頫集,大致以松雪齋集元沈氏刊本爲底本,參校城書室本,補輯趙孟頫詞巫山一段雲十二首及文翠寒集序,附錄中增入四庫總目提要松雪齋集題要,是現在最完備趙氏詩文集。
孟頫以宋朝皇族,改節事元,故不諧於物論。觀其和姚子敬韻詩,有「同學故人今已稀,重嗟出處寸心違」句,是晚年亦不免於自悔。然論其才藝,則風流文採,冠絕當時。不但翰墨爲元代第一,卽其文章亦揖讓於虞、楊、範、揭之間,不甚出其後也。
孟頫,字子昂,號松雪道人。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,以秀王伯圭賜第湖州,故爲湖州人。年十四以父蔭入仕,年十九試中國子監,注真州司戶參軍。宋亡閒居鄉里,發憤讀書。元至元二十三年,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詔搜訪江南遺逸,孟頫被舉薦,次年被授奉訓大夫、兵部郎中。至元二十七年,遷升集賢直學士、奉議大夫。至元二十九年,進朝列大夫、同知濟南路總管府事。從此仕途亨通,曆仕元世祖、元成宗、元武宗、元仁宗、元英宗五朝,累官至從一品秩翰林學士承旨。卒,追封魏國公,諡文敏。孟頫雖地位顯赫,然因其所任之職類似文學侍從,故政績不顯。
孟頫工書法,博採眾長,自成一格,篆、籀、分、隸、真、行、草書,無不冠絕,而真、行尤爲當代第一,小楷又爲楷書第一,譽稱「元代書法第一人」。元史本傳曰:「孟俯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,遂以書名天下」。所寫碑版甚多,圓轉遒麗,人稱「趙體」。又擅畫山水,古木竹石無不工妙,尤精於人物、鞍馬,並變革南宋院體格調,開創一代畫風。又創畫上題字之先,詩、書、畫融于一體,一時形成風氣。兼工篆刻,與吾丘衍齊名,一洗唐宋陋習,以「圓朱文」著稱。亦工古文詩詞,通音律,精鑒賞,著有松雪齋集流傳於世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