護 軍 班 固 撰
祕監上護軍琅邪縣開國顏 師古 注
師古曰:「此表中記公卿姓名不具及但舉其官而無名或言若干年不載遷免死者,皆史之闕文,不可得知。」
相國  | 
   左內史  | 
  |||||||||||||
丞相  | 
   太尉  | 
   御史夫  | 
   列將軍  | 
   奉常  | 
   郎中令  | 
   衞尉  | 
   太僕  | 
   廷尉  | 
   典客  | 
   宗正  | 
   水衡都尉  | 
   |||
司徒  | 
   行令  | 
   治粟內史  | 
   中尉執金吾  | 
   左馮翊  | 
  ||||||||||
太師  | 
   司馬  | 
   司空  | 
   太常  | 
   光祿勳  | 
   中夫令  | 
   理  | 
   鴻臚  | 
   司農  | 
   少府  | 
   主爵都尉  | 
   右內史  | 
  |||
太傅  | 
   右扶風  | 
   京兆尹  | 
  ||||||||||||
太保  | 
   ||||||||||||||
高帝元年  | 
   沛相蕭何爲丞相。  | 
   內史周苛爲御史大夫守滎陽,三年死。  | 
   滕令夏侯嬰爲太僕。  | 
   執盾襄爲治粟內史。  | 
   職志周昌爲中尉,三年遷。師古曰:「志音式異反。」  | 
   內史周苛遷。  | 
  ||||||||
  | 
   ||||||||||||||
  | 
   [00618]  | 
  |||||||||||||
四  | 
   中尉周昌爲御史大夫,六年徙爲趙丞相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五  | 
   太尉盧綰,後九月爲燕王。  | 
   郎中令王恬啟。  | 
   廷尉義渠。  | 
   廣平侯薛歐典客。師古曰:「歐音一后反。」  | 
   軍正陽咸延爲少府,二十一年卒。中尉丙猜。  | 
   殷內史杜恬。  | 
  ||||||||
六  | 
   將軍酈商爲衞尉。  | 
   汲侯公上不害太僕。  | 
   ||||||||||||
七  | 
   博士叔孫通爲奉常,三年徙爲太子太傅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八  | 
   ||||||||||||||
九  | 
   丞相何遷爲相國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十  | 
   符璽御史趙堯爲御史大夫,十年免。  | 
   中地守宣義爲廷尉。  | 
   ||||||||||||
十一  | 
   絳侯周勃太尉,後官省。  | 
   衞尉王氏。  | 
   中尉戚鰓。師古曰:「鰓音先才反。」  | 
   |||||||||||
十  | 
   太子太傅叔孫通復爲奉常。  | 
   廷尉育。  | 
   [00619]  | 
  |||||||||||
孝惠元年  | 
   營陵侯劉澤衞尉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  | 
   七月辛未,相國何薨。七月癸巳,齊相曹參爲相國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  | 
   長脩侯杜恬廷尉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四  | 
   ||||||||||||||
五  | 
   八月己丑,相國參薨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六  | 
   十月己丑,安國侯王陵爲右丞相,曲逆侯陳平爲左丞相。  | 
   絳侯周勃復太尉,十年遷。  | 
   土軍侯宣義廷尉。  | 
   |||||||||||
七  | 
   奉常免。師古曰:「名免。」  | 
   辟陽侯審食其典客,一年遷。  | 
   ||||||||||||
高后元年  | 
   十一月甲子,右丞相陵爲太傅,左丞相平爲右丞相,典客審食其爲左丞相。  | 
   上黨守任敖爲御史大夫,三年免。  | 
   [00620]  | 
  |||||||||||
  | 
   上邳侯劉郢客爲宗正,七年爲楚王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  | 
   ||||||||||||||
四  | 
   平陽侯曹窋御史夫,五年免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五  | 
   ||||||||||||||
六  | 
   ||||||||||||||
七  | 
   七月辛巳,左丞相食其爲太傅。  | 
   奉常根。  | 
   廷尉圍。  | 
   典客劉揭。  | 
   ||||||||||
八  | 
   九月丙戌,復丞相,後九月免。  | 
   淮南丞相張蒼爲御史大夫,四年遷。  | 
   ||||||||||||
孝文元年  | 
   十月辛亥,右丞相平爲左丞相,太尉周勃爲右丞相,八月辛未免。  | 
   十月辛亥,將軍灌嬰爲太尉,二年遷,官省。  | 
   太中大夫薄昭爲車騎將軍。代中尉宋昌爲衞將軍。  | 
   郎中令張武。  | 
   河南守吳公爲廷尉。  | 
   [00621]  | 
  ||||||||
  | 
   十月,丞相平薨。十一月乙亥,絳侯勃復爲丞相。  | 
   奉常饒。  | 
   衞尉足。  | 
   |||||||||||
  | 
   十二月,丞相勃免。乙亥,太尉灌嬰爲丞相。  | 
   中郎將張釋之爲廷尉。  | 
   典客馮敬,四年遷。  | 
   |||||||||||
四  | 
   十二月乙巳,丞相嬰薨。正月甲午,御史大夫張蒼爲丞相。  | 
   御史大夫圍。  | 
   ||||||||||||
五  | 
   ||||||||||||||
六  | 
   ||||||||||||||
七  | 
   典客馮敬爲御史大夫。  | 
   典客靚。師古曰:「靚與靜同。」  | 
   ||||||||||||
八  | 
   太僕嬰薨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九  | 
   ||||||||||||||
十  | 
   廷尉昌。廷尉嘉。  | 
   [00622]  | 
  ||||||||||||
十一  | 
   ||||||||||||||
十  | 
   奉常昌閏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十  | 
   ||||||||||||||
十四  | 
   中尉周舍。  | 
   內史董赤。  | 
  ||||||||||||
十五  | 
   廷尉宜昌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十六  | 
   淮陽守申屠嘉爲御史大夫,二年遷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後元年  | 
   廷尉信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  | 
   八月戊戌,丞相蒼免。庚午,御史大夫申屠嘉爲丞相。  | 
   八月庚午,開封侯陶青爲御史大夫,七年遷。  | 
   ||||||||||||
  | 
   ||||||||||||||
四  | 
   ||||||||||||||
五  | 
   [00623]  | 
  |||||||||||||
六  | 
   ||||||||||||||
七  | 
   奉常信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孝景元年  | 
   太中大夫周仁爲郎中令,十三年老病免,食二千石祿。  | 
   廷尉歐。師古曰:「歐讀與驅同。」  | 
   平陸侯劉禮爲宗正,二年爲楚王。  | 
   中尉嘉。  | 
   中大夫朝錯爲左內史,一年遷。  | 
  |||||||||
  | 
   六月丞相嘉薨。八月丁未,御史大夫陶青爲丞相。  | 
   八月丁巳,左內史朝錯爲御史大夫。  | 
   奉常斿。  | 
   |||||||||||
  | 
   中尉周亞夫爲太尉,五年遷,官省。  | 
   正月壬子,錯有罪要斬。  | 
   故詹事竇嬰爲大將軍。  | 
   故吳相袁盎爲奉常。奉常殷。  | 
   廷尉勝。  | 
   德侯劉通宗正,年薨。  | 
   河間大傅衞綰爲中尉,四年賜告,後爲太子太傅。  | 
   |||||||
四  | 
   御史大夫介。  | 
   南皮侯竇彭祖奉常。  | 
   ||||||||||||
五  | 
   安丘侯張歐奉常。  | 
   姚丘侯劉舍太僕。師古曰:「侯表及諸傳皆云桃侯,獨此爲姚丘,疑誤也。」  | 
   [00624]  | 
  |||||||||||
六  | 
   ||||||||||||||
七  | 
   六月乙巳,丞相青免。太尉周亞夫爲丞相。  | 
   太僕劉舍御史夫,年遷。  | 
   酇侯蕭勝奉常。  | 
   濟南太守郅都中尉,年免。  | 
   ||||||||||
中元年  | 
   廷尉福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  | 
   中尉  | 
   |||||||||||||
  | 
   九月戊戌,丞相亞夫免。御史大夫劉舍爲丞相。  | 
   太子太傅衞綰爲御史大夫,四年遷。  | 
   煮棗侯乘昌爲奉常。  | 
   |||||||||||
四  | 
   ||||||||||||||
五  | 
   軑侯吳利奉常。師古曰:「軑音,音第。」  | 
   少府神。  | 
   主爵都尉不疑。  | 
   [00625]  | 
  ||||||||||
六  | 
   奉常利更爲太常。  | 
   中大夫令直不疑更爲衞尉。  | 
   廷尉瑕更爲大理。  | 
   濟南都尉甯成爲中尉,四年遷。  | 
   ||||||||||
後元年  | 
   七月丙午,丞相舍免。八月壬辰,御史大夫衞綰爲丞相。  | 
   八月壬辰,衞尉直不疑爲御史大夫,三年死。  | 
   郎中令賀。  | 
   |||||||||||
  | 
   大農令惠。  | 
   中尉廣意。  | 
   主爵都尉奴。  | 
   |||||||||||
  | 
   柏至侯許昌太常,年遷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孝武建元元年  | 
   六月,丞相綰免。丙寅,魏其侯竇嬰爲丞相。  | 
   武安侯田蚡太尉。  | 
   齊相牛抵爲御史大夫。師古曰:「抵音丁禮反。」  | 
   郎中令王臧,一年有罪自殺。  | 
   淮南太守灌夫爲太僕,二年爲燕相。  | 
   大行令光。  | 
   中尉張敺,九年遷。  | 
   中尉甯成爲內史,下獄論。內史印。  | 
  ||||||
  | 
   十月丞相嬰免。三月乙未,太常許昌爲丞相。  | 
   太尉蚡免,官省。  | 
   御史大夫趙綰,有罪自殺。  | 
   南陵侯趙周太常,四年免。  | 
   郎中令石建,六年卒。  | 
   大理信。  | 
   大行令過期。  | 
   內史石慶。  | 
  ||||||
  | 
   北地都尉韓安國爲大農令,三年遷。  | 
   內史石遍。[00626]  | 
  ||||||||||||
四  | 
   武強侯嚴青翟爲御史大夫,二年,坐竇太后喪不辦免。  | 
   廷尉遷。廷尉建。  | 
   江都相鄭當時爲右內史,五年貶爲詹事。  | 
  |||||||||||
五  | 
   廷尉武。  | 
   大行令王恢。  | 
   ||||||||||||
六  | 
   六月癸巳,丞相昌免。武安侯田蚡爲丞相。  | 
   大農令韓安國爲御史大夫,四年病免。  | 
   太常定。  | 
   太僕賀,三十三年遷。  | 
   廷尉殷。  | 
   大農令殷。  | 
   東海太守汲黯爲主爵都尉,十一年徙。  | 
   |||||||
元光元年  | 
   太常王臧。  | 
   隴西太守李廣爲衞尉。  | 
   ||||||||||||
  | 
   內史充。  | 
  |||||||||||||
  | 
   ||||||||||||||
四  | 
   三月乙卯,丞相蚡薨。五月丁巳,平棘侯薛澤爲丞相。  | 
   九月,中尉張敺爲御史大夫,五年老病免,食上大夫祿。  | 
   宣平侯張敺太常。師古曰:「敺音一后反。」  | 
   [00627]  | 
  ||||||||||
五  | 
   廷尉翟公。  | 
   詹事鄭當時爲大農令,十一年免。  | 
   故御史大夫韓安國爲中尉,一年遷。  | 
   右內史番係。博士公孫弘爲左內史,四年遷。師古曰:「番音普安反。」  | 
  ||||||||||
六  | 
   太常司馬當時。  | 
   中尉韓安國爲衞尉,二年爲將軍。  | 
   行令丘。  | 
   中大夫趙禹爲中尉。  | 
   ||||||||||
元朔元年  | 
   ||||||||||||||
  | 
   蓼侯孔臧爲太常,三年坐南陵橋壞衣冠道絕免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  | 
   左內史公孫弘爲御史大夫,二年遷。  | 
   衞尉蘇建。  | 
   中大夫張湯爲廷尉,五年遷。  | 
   少府孟賁。中尉李息。  | 
   左內史李沮,四年爲將軍。師古曰:「沮音俎。」  | 
  |||||||||
四  | 
   宗正劉棄。  | 
   少府產。  | 
   右內史賁。師古曰:「賁音奔。」  | 
  |||||||||||
五  | 
   十一月乙丑,丞相澤免。御史大夫公孫弘爲丞相。  | 
   四月丁未,河東太守九江番係爲御史大夫。  | 
   山陽侯張當居太常,坐選弟不以實免。  | 
   中尉趙禹爲少府。中尉殷容。  | 
   主爵都尉李蔡。  | 
   主爵都尉汲黯爲右內史,五年免。[00628]  | 
  ||||||||
六  | 
   繩侯周平太常,四年坐不繕園陵免。  | 
   右北平太守李廣爲郎中令,五年免。  | 
   ||||||||||||
元狩元年  | 
   樂安侯李蔡御史夫,一年遷。  | 
   大行令李息。  | 
   宗正劉受。  | 
   中尉司馬安。  | 
   會稽太守朱買臣爲主爵都尉。  | 
   左內史敞。  | 
  ||||||||
  | 
   三月戊寅,丞相弘薨。壬辰,御史大夫李蔡爲丞相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  | 
   三月壬辰,廷尉張湯爲御史大夫,六年有罪自殺。  | 
   冠軍侯霍去病票騎將軍。  | 
   衞尉張騫。  | 
   廷尉李友。廷尉安。廷尉禹。  | 
   中尉霸。  | 
   主爵都尉趙食其,二年爲將軍。  | 
   ||||||||
四  | 
   大將軍衞青爲大司馬大將軍。票騎將軍霍去病爲大司馬票騎將軍。  | 
   戚侯李信成爲太常,二年坐縱丞相李蔡侵道免。  | 
   沈猷侯劉受爲宗正,二年坐聽請不具宗室論。大農令顏異,二年坐腹非誅。  | 
   河內太守王溫舒爲中尉,五年遷。  | 
   中尉丞楊僕爲主爵都尉。  | 
   定襄太守義縱爲右內史,二年下獄棄市。[00629]  | 
  ||||||||
五  | 
   三月甲午,丞相蔡有罪自殺。四月乙卯,太子少傅嚴青翟爲丞相。  | 
   郎中令李敢。  | 
   衞尉充國,三年坐齋不謹棄市。  | 
   廷尉司馬安。  | 
   ||||||||||
六  | 
   九月,大司馬去病薨。  | 
   俞侯欒賁太常,坐犧牲不如令免。  | 
   郎中令徐自,十三年爲光祿勳。  | 
   大農令正夫。  | 
   右內史正鼂。  | 
  |||||||||
元鼎元年  | 
   蓋侯王信太常。  | 
   廷尉霸。  | 
   右內史蘇縱。  | 
  |||||||||||
  | 
   二月壬辰,丞相青翟有罪自殺。二月辛亥,太子太傅趙周爲丞相。  | 
   二月辛亥,太子太傅石慶爲御史大夫,三年遷。  | 
   廣安侯任越人太常,坐廟酒酸論。師古曰:「任敖傳及侯表皆云廣阿侯。今此爲廣安,此表誤。」  | 
   中郎將張騫爲大行令,三年卒。  | 
   大農令孔僅。  | 
   少府當,四年下獄死。  | 
   水衡都尉張罷。  | 
   |||||||
  | 
   鄲侯周仲居太常,坐不收赤側錢收行錢論。師古曰:「赤側當廢而不收,乃收行之錢。鄲音多。」  | 
   中尉王溫舒爲廷尉,一年復徙中尉  | 
   關都尉尹齊爲中尉,一年抵罪。  | 
   [00630]  | 
  ||||||||||
四  | 
   睢陵侯張廣國太常。  | 
   故少府趙禹爲廷尉,四年以老貶爲燕相。  | 
   宗正劉安國。大農令客。  | 
   廷尉王溫舒爲中尉,二年免。  | 
   水衡都尉豹。  | 
   右內史李信成。中大夫兒寬爲左內史,三年遷。  | 
  ||||||||
五  | 
   九月辛巳,丞相周下獄死。丙申,御史大夫石慶爲丞相。  | 
   平曲侯周建德爲太常。陽平侯杜相爲太常,五年坐擅繇大樂令論。師古曰:「擅役使人。」  | 
   衞尉路博德。  | 
   |||||||||||
六  | 
   齊相卜式爲御史大夫,一年貶爲太子太傅。  | 
   大農令張成。  | 
   少府豹爲中尉。  | 
   |||||||||||
元封元年  | 
   左內史兒寬爲御史大夫,八年卒。  | 
   水衡都尉閻奉。  | 
   御史中丞咸宣爲左內史,六年免。師古曰:「咸音減省之減。」  | 
  |||||||||||
  | 
   御史中丞杜周爲廷尉,十一年免。  | 
   故中尉王溫舒爲少府,三年徙。  | 
   ||||||||||||
  | 
   ||||||||||||||
四  | 
   酇侯蕭壽成太常,坐犧牲不如令論。  | 
   水衡都尉德遷。  | 
   少府王溫舒爲右內史,二年免。[00631]  | 
  |||||||||||
五  | 
   大將軍青薨。  | 
   成安侯韓延年太常,年坐留外國使人入粟贖論。  | 
   ||||||||||||
六  | 
   少府德有罪自殺。右輔都尉王溫舒行中尉事,二年獄族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太初元年  | 
   睢陵侯張昌太常,年坐乏祠論。  | 
   郎中令自更爲光祿勳。  | 
   大鴻臚壺充國。  | 
   中尉。  | 
   故左內史咸宣爲右扶風,三年下獄自殺。  | 
   京兆尹無忌。左馮翊殷周。  | 
  ||||||||
  | 
   正月戊寅,丞相慶薨。閏月丁丑,大僕公孫賀爲丞相。  | 
   侍中公孫敬聲爲太僕,十二年下獄死。  | 
   大鴻臚商丘成,十二年遷。  | 
   少府王偉。  | 
   ||||||||||
  | 
   正月,膠東太守延廣爲御史大夫。  | 
   牧丘侯石德太常,年坐廟牲瘦入穀贖論。  | 
   搜粟都尉上官桀爲少府,年老免。師古曰:「疑此非上官桀,表誤也。」  | 
   |||||||||||
四  | 
   [00632]  | 
  |||||||||||||
天元年  | 
   濟南太守琅邪王卿爲御史大夫,二年有罪自殺。  | 
   大司農桑弘羊,四年貶爲搜粟都尉。  | 
   ||||||||||||
  | 
   新畤侯趙弟爲太常,五年坐鞫獄不實論。  | 
   故廷尉杜周爲執金吾,一年遷。  | 
   ||||||||||||
  | 
   二月,執金吾杜周爲御史大夫,四年卒。  | 
   廷尉吳尊。  | 
   ||||||||||||
四  | 
   弘農太守沛范方渠中翁爲執金吾。師古曰:「沛人,姓范,名方渠,字中翁也。中讀曰仲。」  | 
   左馮翊韓不害。  | 
  ||||||||||||
太始元年  | 
   廷尉郭居。  | 
   司農。  | 
   ||||||||||||
  | 
   少府充國。  | 
   水衡都尉守。  | 
   ||||||||||||
  | 
   三月,光祿大夫河東暴勝之公爲御史大夫,三年下獄自殺。師古曰:「公,亦勝之字也。後皆類此。」  | 
   容城侯唯塗光爲太常,徙爲安定都尉。  | 
   直指使者江充爲水衡都尉,五年爲太子所斬。  | 
   [00633]  | 
  ||||||||||
四  | 
   江都侯靳石爲太常,四年坐爲謁問囚故太僕敬聲亂尊卑免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征和元年  | 
   廷尉常。  | 
   光祿大夫公孫遺守少府。  | 
   ||||||||||||
  | 
   四月壬申,丞相賀下獄死。五月丁巳,涿郡太守劉屈氂爲左丞相。  | 
   九月大鴻臚商丘成爲御史大夫,四年坐祝詛自殺。  | 
   光祿勳韓說少卿爲太子所殺。  | 
   廷尉信。  | 
   京兆尹于己衍坐大逆誅。  | 
  |||||||||
  | 
   六月壬寅,丞相屈氂下獄要斬。  | 
   邗侯李壽爲衞尉,坐居守擅出長安界使吏殺人下獄死。  | 
   廷尉意。  | 
   高廟郎中田千秋爲大鴻臚,一年遷。  | 
   ||||||||||
四  | 
   六月丁巳,大鴻臚田千秋爲丞相。  | 
   繆侯酈終根太常,十一年坐祝詛誅。  | 
   光祿勳有祿。  | 
   大鴻臚戴仁坐祝詛誅。淮陽太守田廣明爲鴻臚,五年遷。  | 
   右輔都尉王訢爲右扶風,九年遷。  | 
   [00634]  | 
  ||||||||
後元元年  | 
   守衞尉不害。  | 
   京兆尹建坐祝詛要斬。  | 
  ||||||||||||
  | 
   三月丁卯,侍中奉車都尉霍光爲大司馬大將軍。  | 
   二月乙卯,搜粟都尉桑弘羊爲御史大夫,七年坐謀反誅。  | 
   侍中駙馬都尉金日磾爲車騎將軍,一年薨。太僕上官桀爲左將軍,七年反,誅。  | 
   當塗侯魏不害爲太常,六年坐孝文廟風發瓦免。  | 
   守衞尉遺。  | 
   太僕并左將軍。  | 
   執金吾郭廣意免。  | 
   |||||||
孝昭始元元年  | 
   尚書令張安世爲光祿勳,六年遷。  | 
   衞尉天水王莽稚叔,三年遷。  | 
   司隷校尉雒陽李仲季主爲廷尉,四年坐誣罔下獄棄市。  | 
   執金吾河東馬適建孟任職,六年坐殺人下獄自殺。  | 
   水衡都尉呂辟胡,五年爲雲中太守。  | 
   青州刺史雋不疑爲京兆尹,五年病免。  | 
  ||||||||
  | 
   光祿大夫劉辟彊爲宗正,數月卒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  | 
   膠西太守齊徐仁中孫爲少府,六年坐縱反者自殺。師古曰:「中讀曰仲。」  | 
   [00635]  | 
  ||||||||||||
四  | 
   衞尉王莽爲右將軍衞尉,三年卒。騎都尉上官安爲車騎將軍,三年反,誅。  | 
   大鴻臚田廣明爲衞尉,五年遷。  | 
   ||||||||||||
五  | 
   軍正齊王平心爲廷尉,四年坐縱首匿謀反者下獄棄市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六  | 
   轑陽侯江德太常,四年坐廟郎夜飲失火免。  | 
   大將軍司馬楊敞爲大司農,四年遷。  | 
   守京兆尹樊福。  | 
  |||||||||||
元鳳元年  | 
   九月庚午,右扶風王訢爲御史大夫,三年遷。  | 
   光祿勳張安世爲右將軍光祿勳,六年遷。  | 
   光祿勳并右將軍。  | 
   諫大夫杜延年爲太僕,十五年免。  | 
   太中大夫劉德爲宗正,數月免。  | 
   執金吾壼信。  | 
   中郎將趙充國爲水衡都尉,六年遷。  | 
   左馮翊賈勝胡,二年坐縱謀反者棄市。  | 
  ||||||
  | 
   ||||||||||||||
  | 
   中郎將范明友爲度遼將軍衞尉,十二年遷。  | 
   衞尉并將軍。  | 
   廷尉夏國。  | 
   青州刺史劉德爲宗正,二十二年薨。  | 
   光祿大夫蔡義爲少府,三年遷。  | 
   衞尉田廣明爲左馮翊,四年遷。[00636]  | 
  ||||||||
四  | 
   正月甲戌,丞相千秋薨。二月乙丑,御史大夫王訢爲丞相。  | 
   二月乙丑,大司農楊敞爲御史大夫,二年遷。  | 
   蒲侯蘇昌爲太常,十一年坐籍霍山書泄祕書免。師古曰:「以祕書借霍山。」  | 
   河內太守平原趙彭祖爲大司農,三年卒。  | 
   京兆尹彭祖。  | 
  |||||||||
五  | 
   十二月庚戌,丞相訢薨。  | 
   鉅鹿太守淮陽朱壽少樂爲廷尉,坐侍中邢元下獄風吏殺元棄市。  | 
   詹事韋賢爲大鴻臚,四年爲長信少府。  | 
   沛國太守李壽爲執金吾。  | 
   ||||||||||
六  | 
   十一月己丑,御史大夫楊敞爲丞相。  | 
   十一月,少府蔡義爲御史大夫,一年遷。  | 
   廷尉李光,四年免。  | 
   河東太守田延年爲大司農,三年有罪自殺。  | 
   便樂成少府,四年卒。  | 
   右扶風周德。  | 
   ||||||||
元平元年  | 
   八月己巳,丞相敞薨。九月戊戌,御史大夫蔡義爲丞相。  | 
   九月戊戌,左馮翊田廣明爲御史大夫,三年爲祁連將軍。  | 
   右將軍安世爲車騎將軍光祿勳,七年遷。水衡都尉趙充國爲後將軍。水衡都尉光祿大夫韓增爲前將軍,十三年遷。  | 
   執金吾延壽。  | 
   左馮翊武。[00637]  | 
  |||||||||
孝宣本始元年  | 
   守京兆尹廣陵相成。  | 
  |||||||||||||
  | 
   詹事東海宋疇翁壹爲大鴻臚,二年遷。  | 
   河南太守魏相爲大司農,一年遷。  | 
   博士后倉爲少府,二年。執金吾辟兵,三年。  | 
   |||||||||||
  | 
   六月己丑,丞相義薨。甲辰,長信少府韋賢爲丞相。  | 
   六月甲辰,大司農魏相爲御史大夫,四年遷。  | 
   廷尉李義。  | 
   大司農淳于賜。  | 
   少府惡。  | 
   光祿大夫于定國爲水衡都尉,二年遷。  | 
   潁川太守趙廣爲京兆尹,六年下獄要斬。  | 
  |||||||
四  | 
   山陽太守梁爲大鴻臚。  | 
   左馮翊宋疇爲少府,六年坐議鳳皇下彭城未至京師不足美貶爲泗水太傅。  | 
   六安相朱山拊爲右扶風,一年下獄死。  | 
   大鴻臚宋疇爲左馮翊,一年遷。左馮翊延,三年免。  | 
  ||||||||||
地節元年  | 
   水衡都尉光祿大夫于定國爲廷尉,十七年遷。  | 
   水衡都尉朱輔。右扶風博。  | 
   ||||||||||||
  | 
   三月庚午,大司馬光薨。  | 
   侍中中郎將霍禹爲右將軍,一年遷。  | 
   執金吾郅元。  | 
   潁川太守廣爲右扶風,三年。  | 
   [00638]  | 
  |||||||||
  | 
   正月甲申,丞相賢賜金免。六月壬辰,御史大夫魏相爲丞相。  | 
   四月戊申,車騎將軍光祿勳張安世爲大司馬車騎將軍,七月戊戌,更爲大司馬衞將軍。右將軍霍禹爲大司馬。七月壬辰,大司馬禹下獄要斬。  | 
   六月辛丑,太子太傅丙吉爲御史大夫,八年遷。  | 
   度遼將軍衞尉范明友爲光祿勳,一年坐謀反誅。  | 
   大司農輔。  | 
   執金吾延年。  | 
   左馮翊官。  | 
  |||||||
四  | 
   弋陽侯任宮爲太常,四年坐人盜茂陵園中物免。  | 
   北海太守朱邑爲大司農,四年卒。  | 
   勃海太守龔遂爲水衡都尉。  | 
   潁川太守讓爲左馮翊。  | 
  ||||||||||
元康元年  | 
   北海太守張延壽爲太僕,四年病免。  | 
   平原太守蕭望之爲少府,一年徙。  | 
   東海太守尹翁爲右扶風,四年卒。  | 
   守京兆尹彭城太守遺。  | 
  ||||||||||
  | 
   執金吾廣意。  | 
   少府蕭望之爲左馮翊,三年遷。  | 
  ||||||||||||
  | 
   守京兆尹潁川太守黃霸,數月還故官。  | 
  |||||||||||||
四  | 
   八月丙寅,大司馬安世薨。  | 
   蒲侯蘇昌復太常,六年病免。  | 
   太中大夫李彊中君守少府,三年遷。師古曰:「中讀曰仲。」  | 
   光祿大夫馮奉世爲水衡都尉,十四年遷。  | 
   [00639]  | 
  |||||||||
神爵元年  | 
   前將軍韓增爲大司馬車騎將軍。  | 
   中郎將楊惲爲諸吏光祿勳,五年免。  | 
   太僕戴長樂,五年免。  | 
   左馮翊蕭望之爲大鴻臚,二年遷。  | 
   大司農王禹,四年遷。  | 
   廣陵太守陳萬年爲右扶風,五年遷。  | 
   膠東相張敞爲京兆尹,八年免。左馮翊彊,三年免。  | 
  |||||||
  | 
   後將軍充國。  | 
   衞尉忠。  | 
   南陽太守賢爲執金吾。  | 
   |||||||||||
  | 
   三月丙午,丞相相薨。四月戊戌,御史大夫丙吉爲丞相。  | 
   七月甲子,大鴻臚蕭望之爲御史大夫,三年貶爲太子太傅。  | 
   少府李彊爲大鴻臚。  | 
   光祿大夫梁丘賀爲少府。  | 
   東郡太守韓延壽爲左馮翊,二年下獄棄市。  | 
  |||||||||
四  | 
   河內太守韋玄成爲衞尉,二年遷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五鳳元年  | 
   大司農王禹爲大鴻臚。  | 
   大司農延。  | 
   守左馮翊勃海太守信。  | 
  |||||||||||
  | 
   四月己丑,大司馬增薨。五月,強弩將軍許延壽爲大司馬車騎將軍。  | 
   八月壬午,太子太傅黃霸爲御史大夫,一年遷。  | 
   衞尉韋玄成爲太常,二年免。  | 
   衞尉弘。  | 
   右扶風陳萬年爲太僕,五年遷。  | 
   宗正劉丁。  | 
   守左馮翊五原太守延壽。  | 
  |||||||
  | 
   正月癸卯,丞相吉薨。二月壬申,御史大夫黃霸爲丞相。  | 
   六月辛酉,西河太守杜延年爲御史大夫,三年以病賜安車駟馬免。  | 
   執金吾田聽天,三年遷。  | 
   [00640]  | 
  ||||||||||
四  | 
   ||||||||||||||
甘露元年  | 
   三月丁巳,大司馬延壽薨。  | 
   蒲侯蘇昌復太常,年病免。  | 
   ||||||||||||
  | 
   五月己丑,廷尉于定國爲御史大夫,一年遷。  | 
   執金吾田聽天爲廷尉,三年遷。  | 
   守左馮翊廣川相充郎。  | 
  |||||||||||
  | 
   三月己丑,丞相霸薨。五月甲午,御史大夫于定國爲丞相。  | 
   五月甲午,太僕陳萬年爲御史大夫,七年卒。  | 
   鴈門太守建平侯杜緩爲太常,七年坐盜賊多免。  | 
   博陽侯丙顯爲太僕,一年爲建章衞尉。  | 
   ||||||||||
四  | 
   典屬國常惠爲右將軍,四年薨。  | 
   衞尉順。  | 
   秺侯金賞侍中太僕,七年遷。  | 
   中山相加守廷尉。  | 
   執金吾平。  | 
   右扶風武。  | 
   京兆尹成。  | 
  |||||||
黃龍元年  | 
   十二月癸酉,侍中樂陵侯史高爲大司馬車騎將軍。  | 
   太子太傅蕭望之爲前將軍,一年爲光祿勳,二年免。  | 
   廷尉解延年。  | 
   左馮翊常。  | 
  ||||||||||
孝元初元元年  | 
   光祿勳并將軍。  | 
   平昌侯王接衞尉,五年遷。  | 
   太鴻臚顯,十一年。  | 
   散騎諫大夫劉更生爲宗正,二年免。大司農宏。  | 
   淮陽中尉韋玄成爲少府,二年爲太子太傅。水衡都尉馮奉世爲執金吾,二年遷。  | 
   水衡都尉。  | 
   太原太守陳遂爲京兆尹,一年遷。[00641]  | 
  |||||||
  | 
   光祿勳賞。  | 
   京兆尹陳遂爲廷尉,二年卒。  | 
   大司農充郎。  | 
   京兆尹代郡范。守左馮翊延免。  | 
  ||||||||||
  | 
   執金吾馮奉世爲右將軍,三年爲諸吏典屬國,二年爲光祿勳。侍中衞尉許嘉爲右將軍,五年遷。  | 
   光祿大夫周堪爲光祿勳,三年貶爲河東太守。  | 
   丞相司直南郡李延壽惠爲執金吾,九年遷。  | 
   淮陽相鄭弘爲右扶風,四年遷。  | 
   ||||||||||
四  | 
   弋陽侯任千秋長伯太常,四年以將軍將兵。  | 
   廷尉魏郡尹忠賔,十四年爲諸吏光祿大夫。  | 
   少府延,二年免。  | 
   京兆尹成。  | 
  ||||||||||
五  | 
   六月辛酉,長信少府貢禹爲御史大夫,十二月丁未卒。丁巳,長信少府薛廣德爲御史大夫,一年以病賜安車駟馬免。  | 
   河南太守劉彭祖爲左馮翊,二年遷太子太傅。  | 
  ||||||||||||
永光元年  | 
   十一月戊寅,丞相定國賜金,安車駟馬免。  | 
   七月癸未,大司馬高賜金,安車駟馬免。九月戊子,侍中衞尉王接爲大司馬車騎將軍。  | 
   七月辛亥,太子太傅韋玄成爲御史大夫,一年遷。  | 
   太僕金賞爲光祿勳,一年卒。  | 
   衞尉雲。  | 
   故建章衞尉丙顯爲太僕,十年免。  | 
   大司農堯。  | 
   侍中中大夫歐陽餘爲少府,五年卒。  | 
   [00642]  | 
  |||||
  | 
   二月丁酉,御史大夫韋玄成爲丞相。  | 
   二月丁酉,右扶風鄭弘爲御史大夫,五年有罪自殺。  | 
   光祿大夫非調爲大司農。  | 
   右扶風強,五年。  | 
   隴西太守馮野王爲左馮翊,五年遷。  | 
  |||||||||
  | 
   四月癸未,大司馬接薨。七月壬戌,左將軍衞尉許嘉爲大司馬車騎將軍。  | 
   右將軍奉世爲左將軍光祿勳,二年卒。侍中中郎將王商爲右將軍,十一年遷。  | 
   ||||||||||||
四  | 
   宗正劉臨。  | 
   水衡都尉福。  | 
   光祿大夫琅邪張譚仲叔爲京兆尹,四年不勝任免。  | 
  |||||||||||
五  | 
   ||||||||||||||
建昭元年  | 
   太子少傅匡衡爲光祿勳,一年遷。  | 
   尚書令五鹿充宗爲少府,五年貶爲玄菟太守。  | 
   右扶風  | 
   [00643]  | 
  ||||||||||
  | 
   八月癸亥,諸吏散騎光祿勳匡衡爲御史大夫,一年遷。  | 
   左曹西平侯于永爲光祿勳,十六年遷。  | 
   執金吾李延壽爲衞尉,一年遷。  | 
   左馮翊馮野王爲大鴻臚,五年爲上郡太守。  | 
   左馮翊郭延。  | 
  |||||||||
  | 
   六月甲辰,丞相玄成薨。七月癸亥,御史大夫匡衡爲丞相。  | 
   七月戊辰,衞尉李延壽爲御史大夫,三年卒。一姓繁。師古曰:「繁音蒲元反。」  | 
   陽平侯王鳳侍中衞尉,年遷。  | 
   |||||||||||
四  | 
   中郎將丙禹爲水衡都尉,五年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五  | 
   京兆尹王昌穉賔,二年轉爲鴈門太守。  | 
  |||||||||||||
竟寧元年  | 
   六月己未,侍中衞尉王鳳爲大司馬大將軍。  | 
   三月丙寅,太子少傅張譚爲御史大夫,三年坐選舉不實免。  | 
   太僕譚。  | 
   陽城侯劉慶忌寧君宗正,年遷。  | 
   河南太守召信臣爲少府,二年徙。中少府安平侯王章然爲執金吾,三年遷。  | 
   |||||||||
孝成建始元年  | 
   騏侯駒普太常,數月薨。  | 
   衞尉王罷軍。  | 
   常山太守溫順敎爲右扶風,一年遷。  | 
   弘農太守宋平次君爲京兆尹。河南太守畢衆爲左馮翊。[00644]  | 
  ||||||||||
  | 
   宗正劉慶忌爲太常,五年病免。  | 
   執金吾王章爲太僕,五年病免。  | 
   蜀郡太守何壽爲廷尉,四年徙。  | 
   大鴻臚浩賞,二年徙。  | 
   右扶風溫順爲少府,二年坐買公田與近臣下獄論。弋陽侯任千秋長伯爲執金吾,一年遷。  | 
   水衡都尉爵。太原太守讓爲右扶風。  | 
   河東太守杜陵甄尊少公爲京兆尹,二年貶爲河南太守。  | 
  |||||||
  | 
   十二月丁丑,丞相衡免。  | 
   八月癸丑,大司馬嘉賜金免。  | 
   十月乙卯,諸吏左曹光祿大夫尹忠爲御史大夫,一年坐河決自殺。  | 
   右將軍王商爲左將軍,一年遷。執金吾千秋爲右將軍,一年遷。  | 
   宗正劉通。  | 
   南陽太守王昌爲右扶風,三年免。  | 
   ||||||||
四  | 
   三月甲申,右將軍王商爲丞相。  | 
   十一月壬戌,少府張忠爲御史大夫,六年卒。  | 
   右將軍千秋爲左將軍,三年薨。長樂衞尉史丹爲右將軍,三年遷。  | 
   河南太守爲大鴻臚,一年免。  | 
   東平相鉅鹿張忠贛爲少府,十一月遷。  | 
   守京輔都尉王遵爲京兆尹,二年免。大鴻臚浩賞爲左馮翊,九月減死罪一等論。  | 
  ||||||||
河平元年  | 
   衞尉王玄中都。師古曰:「中讀曰仲。」  | 
   千乘太守東萊劉順爲宗正,四年坐使合陽侯舉子免。  | 
   司隷校尉王駿爲少府,七年徙。執金吾輔。  | 
   水衡都尉王勳。  | 
   杜陵韓勳長賔左馮翊,年少府。  | 
  |||||||||
  | 
   北海太守安成范延壽路爲廷尉,八年卒。  | 
   廷尉何壽爲大司農。  | 
   中太守平原王賞少公爲右扶風,三年免。  | 
   楚相齊宋登爲京兆尹,三年貶爲東萊都尉,未發,坐漏泄省中語下獄自殺。[00645]  | 
  ||||||||||
  | 
   右將軍丹爲左將軍,十三年薨。太僕王章爲右將軍。  | 
   宜春侯王咸長伯爲太常,一年病免。平昌侯王臨爲太常,六年薨。  | 
   侍中中郎將王音爲太僕,三年遷。  | 
   右曹光祿大夫辛慶忌爲執金吾,四年貶爲雲中太守。  | 
   光祿大夫武爲左馮翊。  | 
  |||||||||
四  | 
   四月壬寅,丞相商免。六月丙午,諸吏散騎光祿大夫張禹爲丞相。  | 
   大夫韋安世爲大鴻臚,二年爲長樂衞尉。  | 
   侍中奉車都尉金敞爲水衡都尉,一年遷。  | 
   司隷校尉王章爲京兆尹,一年下獄死。  | 
  ||||||||||
陽朔元年  | 
   侍中水衡都尉金敞爲衞尉,四年卒。  | 
   常山太守劉武成爲宗正,四年卒。  | 
   水衡都尉順。河內太守甄尊爲右扶風,三年遷。  | 
   弘農太守平陵逢信少爲京兆尹,三年遷陳留太守。薛宣爲左馮翊,二年遷。  | 
  ||||||||||
  | 
   四月癸卯,侍中太僕王音爲御史大夫,一年遷。  | 
   史柱國衞公太僕。師古曰:「姓史,名柱國,字衞公也。」  | 
   大鴻臚勳。  | 
   [00646]  | 
  ||||||||||
  | 
   八月丁巳,大司馬鳳薨。九月甲子,御史大夫王音爲大司馬車騎將軍。  | 
   十一月丁卯,諸吏散騎光祿勳于永爲御史大夫,二年卒。  | 
   右將軍王章爲光祿勳,數月薨。  | 
   右扶風甄尊爲太僕。  | 
   護西域騎都尉韓立淵爲執金吾,五年坐選舉不實免。  | 
   左曹水衡都尉河內苟參威神。  | 
   ||||||||
四  | 
   雲中太守辛慶忌爲光祿勳,四年遷。  | 
   京兆尹逢信爲太僕,六年遷。  | 
   左馮翊薛宣爲少府,二月遷。  | 
   水衡都尉禹。太原太守淳于信中君爲右扶風。師古曰:「中讀曰仲。」  | 
   少府王駿爲京兆尹,一年遷。  | 
  |||||||||
鴻嘉元年  | 
   三月庚戌,丞相禹賜金,安車駟馬免。四月庚辰,御史大夫薛宣爲丞相。  | 
   正月癸巳,少府薛宣爲御史大夫。四月庚辰,京兆尹王駿爲御史大夫,五年卒。  | 
   光祿勳辛慶忌爲右將車。  | 
   平臺侯史中爲太常,六月病免。建平侯杜業君都爲太常,七年免。  | 
   陽平侯王襄衞尉,五年徙。  | 
   大鴻臚慎。  | 
   千乘令劉慶忌爲宗正,六月坐平都公主殺子貶爲遼東太守。  | 
   東都太守琅邪王賞中爲少府,四年免。師古曰:「中讀曰仲。」  | 
   太原太守河內鄧義華爲京兆尹,一年爲鉅鹿太守。廬江太守趙增壽穉公爲左馮翊,一年遷。  | 
  |||||
  | 
   左馮翊趙增壽爲廷尉,五年貶爲常山都尉。  | 
   隴西太守劉威然爲京兆尹,一年卒。泗水相茂陵滿黔橋爲左馮翊,四年貶爲中都尉。[00647]  | 
  ||||||||||||
  | 
   右將軍慶忌爲光祿勳,四年遷。光祿勳并將軍。  | 
   張掖太守牛商夏爲右扶風,四年免。  | 
   丞相司直翟方進爲京兆尹,三年遷。  | 
  |||||||||||
四  | 
   中少府韓勳爲執金吾,四年遷。師古曰:「中少府,皇后官。」  | 
   |||||||||||||
永始元年  | 
   南陽太守陳咸爲少府,二年免。  | 
   水衡都尉淳于長,三年免。  | 
   ||||||||||||
  | 
   十月己丑,丞相宣免。十一月壬子,執金吾翟方進爲丞相。  | 
   正月乙巳,大司馬音薨。二月丁酉,特進成都侯王商爲大司馬衞將軍。  | 
   三月丁酉,京兆尹翟方進爲御史大夫,八月貶爲執金吾。十一月壬子,諸吏散騎光祿勳孔光爲御史大夫,七年貶爲廷尉。  | 
   諸吏散騎光祿大夫孔光爲光祿勳,九月遷。執金吾韓勳爲光祿勳,六月遷。  | 
   太僕逢信爲衞尉,二年免。  | 
   衞尉王襄爲太僕,三年病免。  | 
   長信少府平當爲大鴻臚,三年遷。  | 
   御史大夫翟方進爲執金吾,一月遷。  | 
   信都太守長安宗正泄爲京兆尹,二年貶爲河南太守。琅邪太守朱博爲左馮翊,一年遷。  | 
  |||||
  | 
   右將軍辛慶忌爲左將軍,三年卒。光祿勳韓勳爲右將軍,一年卒。  | 
   少府師丹爲光祿勳,二年遷侍中光祿大夫。  | 
   琅邪太守陳慶君卿爲廷尉,一年爲長信少府。  | 
   朔方太守劉它人爲宗正。左馮翊朱博爲大司農,一年爲犍太守。  | 
   光祿大夫師丹爲少府,五月遷。詹事許商爲少府,二年爲侍中光祿大夫。金城太守廉襃上爲執金吾,一年遷。  | 
   東平太傅彭宣爲右扶風,一年遷。  | 
   河內太守杜陵龐真稺孫爲左馮翊,三年遷。[00648]  | 
  |||||||
四  | 
   十一月庚申,大司馬商賜金,安車駟馬免。  | 
   執金吾廉襃爲右將軍,五年免。  | 
   酇侯蕭尊太常,六年薨。  | 
   侍中水衡都尉淳于長爲衞尉,三年免。  | 
   右扶風彭宣爲廷尉,三年以王國人爲太原太守。  | 
   會稽太守沛劉交游君爲宗正,十年。汝南太守嚴訢慶爲大司農,三年卒。  | 
   護羌校尉尹岑河爲執金吾,一年遷。  | 
   光祿大夫潁川師臨威爲水衡都尉,八月遷。水衡都尉臨爲右扶風,三年爲沛郡都尉。  | 
   司隷校尉何武爲京兆尹,一年貶爲楚內史。  | 
  |||||
元延元年  | 
   正月壬戌,成都侯商復爲大司馬衞將軍,十二月乙未遷爲大司馬大將軍,辛亥薨。庚申,光祿勳王根爲大司馬票騎將軍。  | 
   執金吾尹岑爲右將軍,二年薨。  | 
   大鴻臚平當爲光祿勳,七月坐前議昌陵貶爲鉅鹿太守。曲陽侯王根爲光祿勳,一月遷。  | 
   護軍都尉甄舜節爲太僕。東萊太守平陵范隆偉公爲太僕,二年免。  | 
   左馮翊龐真爲少府,四年遷。廣太守趙護夏爲執金吾。  | 
   侍中光祿大夫趙彪伯爲侍中水衡都尉,三年卒。  | 
   廣陵太守王建爲京兆尹。河南太守徐讓張爲左馮翊,四年免。  | 
  |||||||
  | 
   樂昌侯王安惠公光祿勳,數月病免。  | 
   光祿大夫朱博爲廷尉,一年遷。  | 
   太山太守蕭育守大鴻臚,數月徙。  | 
   廣陵太守孫寶爲京兆尹,一年免。  | 
  ||||||||||
  | 
   廷尉朱博爲後將軍,二年免。  | 
   尚書僕射趙玄少平爲光祿勳,二年爲太子太傅。  | 
   護軍都尉任宏偉公爲太僕,二年徙。  | 
   沛郡太守何武爲廷尉,二年遷。  | 
   九江太守王嘉爲大鴻臚,三年遷。  | 
   大司農堯。  | 
   水衡都尉南陽王超驕軍,三年坐淳于長自殺。守鴻臚太山太守蕭育爲右扶風,三年免。  | 
   [00649]  | 
  ||||||
四  | 
   北地太守谷永爲大司農,一年免。  | 
   |||||||||||||
綏和元年  | 
   四月丁丑,大司馬票騎將軍根更爲大司馬,七月甲寅賜金,安車駟馬免。十一月丙寅,侍中騎都尉光祿大夫王莽爲大司馬。  | 
   三月戊午,廷尉何武爲御史大夫,四月乙卯爲大司空,一年免。  | 
   廷尉孔光爲左將軍,一年遷。執金吾王咸爲右將軍,一年遷。  | 
   侍中光祿大夫師丹爲諸吏散騎光祿勳,十一月爲太子太傅。大司農許商爲光祿勳,四月遷。  | 
   成陽侯趙訢君偉爲衞尉,六月。侍中光祿大夫司農趙玄爲衞尉,一月爲中少府。  | 
   駙馬都尉王舜爲太僕,二年病免。  | 
   御史大夫孔光爲廷尉,九月遷。少府龐真爲廷尉,二年爲長信少府。  | 
   侍中光祿大夫許商爲大司農,數月遷。太原太守彭宣爲大司農,一年遷。  | 
   詹事平陵賈延初卿爲少府,三年。太僕宏爲執金吾,十一月貶爲代郡太守。光祿大夫王臧幼公爲執金吾,三月遷,南陽謝堯長平一年遷。  | 
   京兆都尉甄豐長伯爲水衡都尉,二年爲泗水相。  | 
   長信少府薛宣爲京兆尹,一年貶爲淮陽相。丞相司直琅邪遂義贛爲左馮翊,坐選舉免。  | 
  |||
  | 
   二月壬子,丞相方進薨。三月丙戌,左將軍孔光爲丞相。  | 
   十一月丁卯,大司馬莽賜金,安車駟馬免。庚午,左將軍師丹爲大司馬,四月徙。  | 
   十月癸酉,司馬丹司空,一年免。  | 
   右將軍王咸爲左將軍,十月免。衞尉傅喜爲右將軍,十一月賜金罷。太子太傅師丹爲左將軍,五月遷。光祿勳彭宣爲右將軍,二年遷。  | 
   安丘侯劉常太常,四年病,賜金百斤,安車駟馬免就國。  | 
   大司農彭宣爲光祿勳,六月遷。衞尉王能爲侍中光祿勳,二年貶爲弘農,坐呂寬自殺。  | 
   太子中庶子傅喜穉游爲衞尉,二月遷。侍中光祿大夫王龔即爲衞尉,二月遷。城門校尉丁望爲衞尉,三年遷。  | 
   執金吾謝堯爲大鴻臚,三年徙。  | 
   大司農河東梁相夏,一年遷。  | 
   光祿大夫鉅鹿閻宗君闌爲執金吾,六年卒。執金吾河內孫雲叔,三年遷。  | 
   故太僕范隆爲右扶風,八月爲兾州牧。太山馬嘉次君爲右扶風,一年免。  | 
   光祿大夫朱博爲京兆尹,數月遷。光祿大夫邴游君爲京兆尹,數月病,爲中大夫。大鴻臚王嘉爲京兆尹,二年遷。[00650]  | 
  ||
孝哀建平元年  | 
   四月丁酉,侍中光祿大夫傅喜爲大司馬。  | 
   十月壬午,京兆尹朱博爲大司空。  | 
   右將軍彭宣爲左將軍,一年坐與淮陽王婚免。  | 
   大司農梁相爲廷尉,二年貶爲東海都尉。  | 
   大司農左咸,一年徙。  | 
   司隷校尉東海方賞君賔爲左馮翊,二年遷。  | 
  ||||||||
  | 
   四月乙未,丞相光免。御史大夫朱博爲丞相,八月甲戌有罪自殺。十二月甲寅,御史大夫平當爲丞相。  | 
   二月丁丑,大司馬喜免。陽安侯丁明爲大司馬衞將軍。  | 
   四月戊午,大司空博爲御史大夫,乙亥遷。中尉趙玄爲御史大夫,五月下獄論。九月乙酉,諸吏散騎光祿勳平當爲御史大夫,二月遷。十月丙寅,京兆尹王嘉爲御史大夫,一年遷。  | 
   光祿勳丁望爲左將軍卒。執金吾公孫祿爲右將軍,一年遷。  | 
   衞尉望爲光祿勳,一月遷。光祿大夫平當爲光祿勳,四月遷。  | 
   少府賈延爲衞尉,十一月還故官。執金吾孫雲爲衞尉,四年遷。  | 
   城門校尉丁憲尉爲太僕,四年遷。  | 
   大鴻臚雲陽畢申世叔,五年徙。  | 
   衞尉賈延爲少府,一年遷。五官中郎將潁川公孫祿中爲執金吾。師古曰:「中讀曰仲。」  | 
   侍中水衡都尉讓。大鴻臚謝堯爲扶風,一年遷。  | 
   ||||
  | 
   三月己酉,丞相當薨。四月丁酉,御史大夫王嘉爲丞相。  | 
   四月丁酉,河南太守王崇爲御史大夫,九月貶。  | 
   右將軍公孫祿爲左將軍,二年免。執金吾蟜望爲右將軍,一年遷。  | 
   少府賈延爲光祿勳,三年遷。  | 
   左馮翊方賞爲廷尉,四年徙。  | 
   御史大夫王崇爲大司農,二年遷。  | 
   尚書令涿郡趙昌君仲爲少府,一年爲河內太守。將作大匠東海蟜望王君爲執金吾,三月遷。光祿大夫蕭育爲執金吾,一年免。  | 
   光祿大夫東海魏章讓爲右扶風,一年免。  | 
   潁川太守毋將隆爲京兆尹,一年遷。大司農左威爲左馮翊,三年爲復土將軍。[00651]  | 
  |||||
四  | 
   三月丁卯,諸吏散騎光祿勳賈延爲御史大夫,一年遷。  | 
   諸吏散騎光祿大夫王安爲右將軍,一年遷。  | 
   建平侯杜業爲太常,三年貶爲上黨都尉。  | 
   陳留太守渤海劉不惡麗爲宗正,更名容。  | 
   光祿大夫董恭君孟爲少府,一年遷。京兆尹毋將隆爲執金吾,一年貶爲沛郡都尉。  | 
   光祿大夫龔勝爲右扶風,一年歸故官。  | 
   光祿大夫茂陵申屠博次孫爲京兆尹,一年遷。  | 
  |||||||
元壽元年  | 
   三月丙午,丞相嘉下獄死。七月丙午,御史大夫孔光爲丞相。  | 
   正月辛丑,大司馬衞將軍明更爲大司馬票騎大將軍。特進孔鄉侯傅晏爲大司馬衞將軍,辛亥賜金,安車駟馬免。  | 
   五月乙卯,諸吏光祿大夫孔光爲御史大夫,二月遷。七月丙午,氾鄉侯何武爲御史大夫,二月免。  | 
   御史大夫何武爲前將軍,二年免。  | 
   詹事馬宮爲光祿勳,二年遷。  | 
   少府董恭爲衞尉,二月爲光祿大夫。右扶風弘譚爲衞尉,一年遷。  | 
   衞尉孫雲爲少府,一月。陳留太守茂陵耿豐爲少府,二年爲復土將軍。京兆尹申屠博爲執金吾,一年免。  | 
   光祿大夫沛弘譚巨君爲右扶風,冬遷。  | 
   京兆尹南陽翟萌幼中。師古曰:「中讀曰仲。」  | 
  |||||
九月己卯,大司馬明免。十一月壬午,諸吏光祿大夫韋賞爲大司馬車騎將軍,己丑卒。十二月庚子,侍中駙馬都尉董賢爲大司馬衞將軍。  | 
   八月辛卯,光祿大夫彭宣爲御史大夫。  | 
   光祿大夫南夏常仲齊爲右扶風。  | 
   [00652]  | 
  |||||||||||
  | 
   五月甲子,丞相光爲大司徒,九月辛酉爲太傅。右將軍馬宮爲大司徒。  | 
   五月甲子,大司馬衞將軍賢更爲大司馬,六月乙未免。庚申,新都侯王莽爲大司馬。  | 
   五月甲子,御史大夫宣爲大司空,三月病免。八月戊午,右將軍王崇爲大司空。  | 
   安陽侯王舜爲車騎將軍,八月遷。衞尉王崇爲右將軍,二月。光祿勳馬宮爲右將軍,三月遷。光祿勳甄豐爲右將軍,六月遷。執金吾孫建爲右將軍,二年遷。  | 
   博陽侯丙昌長矯爲太常,二年貶爲東郡太守。  | 
   左曹中郎將甄豐爲光祿勳,一年遷。  | 
   大司農王崇爲衞尉,二月遷。建成侯黃輔元爲衞尉。  | 
   長樂衞尉王惲敬爲太僕,五年遷。  | 
   故廷尉梁相復爲大理,二年坐除吏不次免。  | 
   復土將軍左咸爲大鴻臚。  | 
   衞尉弘譚爲大司農。  | 
   光祿大夫韓容伯爲執金吾,一月免。護軍都尉孫建夏爲執金吾,三月遷。  | 
   大鴻臚畢由爲右扶風,六月貶爲定襄太守。  | 
   京兆尹清河孫意承。廷尉方賞爲左馮翊,一年遷。  | 
  
孝平元始元年  | 
   二月丙辰,太傅孔光爲太師,大司馬王莽爲太傅,大司馬車騎將軍王舜爲太保車騎將軍。  | 
   二月丙辰,大司馬莽遷。  | 
   侍中奉車都尉甄邯心爲光祿勳,三年遷。  | 
   中郎將蕭咸爲大司農,一年卒。  | 
   少府宗伯鳳君房。中郎將任岑爲執金吾,一年卒。  | 
   右輔都尉趙恢君向爲右扶風,一年免。  | 
   大司徒司直金欽爲京兆尹,一月爲侍中。光祿大夫左馮翊張嘉。  | 
  |||||||
  | 
   二月癸酉,大司空王崇病免。四月丁酉,少傅左將軍甄豐爲大司空。  | 
   右將軍孫建爲左將軍光祿勳。甄邯爲右將軍光祿勳。  | 
   安昌侯張宏夏爲太常,二年貶爲越騎校尉。  | 
   大鴻臚橋仁。  | 
   光祿大夫孫寶爲大司農,數月免。  | 
   左輔都尉尹賞爲執金吾,一年卒。  | 
   中郎將幸成淵爲水衡都尉。大司馬司直沛武襄君孟爲右扶風,三年爲兾州牧。  | 
   [00653]  | 
  ||||||
  | 
   城門校尉劉岑張爲太常,二年徙爲宗伯。  | 
   尚書令潁川鍾元寧君爲大理。  | 
   執金吾長安王駿君公,三年遷。  | 
   左馮翊匡咸期。  | 
  ||||||||||
四  | 
   宗正容更爲宗伯,一年免。  | 
   將作大匠謝堯爲右扶風,年七十病免,賜爵關內侯。  | 
   京兆尹鍾義。左馮翊沛孫信儒。  | 
  |||||||||||
五  | 
   四月乙未,太師光薨。大司徒宮爲大司馬,八月壬午免。十二月丙午,長樂少府平晏爲大司徒。  | 
   執金吾王駿爲步兵將軍。  | 
   太僕惲爲光祿勳。  | 
   太鴻臚左咸。  | 
   太常劉岑爲宗伯。大司農尹咸。  | 
   尚書令南陽鄧馮君侯爲右扶風。  | 
   宰衡護軍武襄爲京兆尹,數月遷。中郎將南陽郝黨嚴爲左馮翊。[00654]  | 
  
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
		