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题要
弟子規者,清初絳州李子潛諱毓秀。所撰蒙訓。其書本論語學而篇「弟子入則孝」六章爲綱,衍爲三言韻語,凡三百六十句,千又八十言。書分五章:首孝悌,次謹信,泛愛眾而親仁,終以學文,蒙養之序粲然備焉。其體仿三字經而更重踐履:若「冬則溫,夏則凊」述溫凊之禮,「執虛器,如執盈」喻慎獨之微。每章先立訓誡,繼陳細則,如「親有過」章列諫諍、侍疾諸節,皆以日用倫常爲經,童蒙可誦爲緯。
是書初名訓蒙文,乾隆間浮山賈木齋存仁。刪訂今名,並增「勿自暴,勿自棄」諸句。其要義在化聖賢微言爲繩墨:以「父母呼,應勿緩」立敬之本,以「讀書法,有三到」明學之方。昔崔學古幼訓稱其「如布帛菽粟,拙而切要」。自咸豐間刊入五種遺規,遂爲塾課必讀。雖四庫未收,然流布之廣,幾與三字經、千字文鼎足。今觀其辭,質而不俚;繹其理,約而能周。童子誦之,可知灑掃應對之節;成人味之,亦得修身飭己之方。誠養正之基筏,入德之津梁也。

其他版本
东听雨堂刊书本(光绪刻)
津河广仁堂所刻书本(光绪刻)
清同治二年刻本
清光绪三年粤西院刻童蒙必读本
清刻本
清光绪间静虚堂刻本
西京清麓丛书本(光绪刻,养蒙书九种)
周氏师古堂所编书本(民国刻)
重排新式标点〈弟子规〉
底本:清光绪九年武昌书局刻童蒙必读书本
电子文件(PDF)
34筒子页,
1M
1次
评论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