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重排文档

子部·杂家类
鹖冠子
四部丛刊明翻宋本
【簡介】鶡冠子,傳戰國楚地隱士所作。其人常戴鶡羽之冠,遂以「鶡冠子」名之。是書三卷,凡十九篇,雖歷經傳抄,篇目或有增損,然其要義皆本于黃老道家之學,兼采儒、法、陰陽諸家之長,蔚爲大觀。首論宇宙生成,以「元氣」爲天地萬物之本原,又言「無爲而治」,主張君主當順應自然,以道禦術,刑德並用。【撰述】漢書藝文志著錄鶡冠子一篇,列之於道家,言「楚人」撰﹐「居深山﹐以鶡爲冠」。應劭風俗通義佚文亦言:「鶡冠氏,楚

子部·杂家类
梦溪笔谈
四部丛刊续编景印明刻本
【簡介】夢溪筆談,宋沈括存中撰。其囊括天人,經緯百科,堪稱中國科技之里程碑。括博通古今,尤精曆算星象。是書載其制渾儀、考曆法、辨藥石之術,詳錄活字印刷、石油制墨、指南針用法等創見,泰西學者嘗譽之爲「十一世紀科技座標」。其考辨篇什,如解「虹乃雨中日影」之理,證「滄海桑田」之論,皆發前人所未發。至若典章故實,朝野見聞,亦纖悉備載。如記范仲淹新政、慶曆軍制、茶馬貿易諸事,足補正史之闕。是書文筆清峻,言必

史部·纪传类
隋书
百衲本二十四史本
【簡介】隋書,唐貞觀朝官修正史。其書述隋代三十八載興亡,兼載梁、陳、北齊、北周典制,堪稱六朝文獻之總匯。其文風簡淨峻切,論贊多出魏徵手筆,如高祖紀後論「其始也勤,其終也怠」,直揭治亂之機。然宋人晁公武指其「頗涉隱諱」,于唐室先世在隋事蹟多所回避。【撰述】隋書,唐貞觀三年詔魏徵總知綱紀,顏師古、孔穎達、許敬宗等分撰。十年成紀傳五十五卷,十五年續成志三十卷,蓋五代史志獨附隋書以傳。其書撰述之要,首重鑒

集部·词类
人间词话
民國十七年文化學社鉛印本
【簡介】民國大師王國維力作,靳德峻箋證。品評晚唐、五代、南北宋詞人及其作品,功利深厚,字字珠璣,乃與論語、詩經比肩之國學經典。【撰述】王國維身處晚清,政府崩潰,社會失控,價值紊亂,個體迷茫。光緒二十八年,王國維因病回國,身體虛弱且性格憂鬱,因轉攻哲學,「人生之問題,日往復於胸臆,自是始決計從事於哲學的研究」。望能揭示人生真理,擺脫痛苦。光緒三十三年,又感歎:「哲學上之說,大都可愛者不可信,可信者不

集部·别集类
笺注陶渊明集
四部丛刊景印元翻宋本
【簡介】箋注陶淵明集十卷,宋湯漢箋注,宋末李公煥輯並作總論,乃陶集箋釋之祖槧,匯宋賢精研之粹,開後世集注先河。此集熔經義考據、詩話、品藻於一爐,非唯注陶,實注晉宋風雲也。淵明「質而實綺,臒而實腴」之境,得李箋而愈彰,誠如蘇軾所言:「初視若散緩,熟讀有奇趣。」【撰述】宋末廬陵李公煥以湯漢陶靖節詩注四卷爲基,參校北齊陽休之十卷本、北宋庾仲容子鈔節本、曾集刊二卷詩文本等,尤重湯注發微之功,如述酒詩注「慨

子部·谱录类
茶寮记
茶书二十七种本(万历刻)
【簡介】一寮納乾坤,明代文人茶空間美學志,復原明式茶禮文獻基石。【撰述】明陸樹聲撰。成書于隆慶四年前後,系樹聲家居之時與終南僧明亮同試天池茶而作,前有引言「漫記」一篇,其後七則,名曰「煎茶七類」。論烹茶之法,述飲茶人品、伴侶及興致,茶品如人品,茶道即人道,交織生輝。【體例】凡一卷,約五百字,分人品、品泉、烹點、嘗茶、茶候、茶侶、茶勳七則,均寥寥數言,姑以寄意而已。【著者】樹聲,字與吉,號平泉、無諍

史部·纪传类
周书
百衲本二十四史本
【簡介】周書,唐令狐德棻奉敕編之北周正史,述西魏文帝大統元年至北周靜帝大定元年四十七載興亡。是書文筆簡古遒勁,趙翼稱其「敍事醒豁,迥異六朝蕪冗」。四庫提要謂「北周一代文獻,終賴是書以傳」。【撰述】貞觀三年,令狐德棻奉詔肇修周書,岑文本、崔仁師等佐之,十年乃成。其書承關隴史學正統,以西魏北周爲主體,兼溯北魏遺制,下啟隋唐典章,堪稱三代樞紐之作。德棻撰述之旨,首重賡續正朔。特立文帝紀詳載宇文泰改制:府

经部·小学类
千字文释义
清歙西徐士业校刻本
【簡介】千字文,南朝梁周興嗣編纂。全書兩萬一千字,共二百五十句,四字一句;四句一組,兩組一韻,前後貫通,互不重復。涉及天文、地理、歷史、農工、園藝、飲食、起居、修身、養性、綱常、禮教。【撰述】南朝梁武帝爲教育諸皇子,特自王羲之書法擇不重複字拓出,每字片紙,雜亂無序,令周興嗣依韻排列,以作訓識字教材。興嗣一夜編成進呈,據云書成而「鬢髮皆白」。全書語句平白,朗朗順口,如「知過必改,得能莫忘;罔談彼短,

史部·纪传类
北齐书
百衲本二十四史本
【簡介】北齊書,唐李百藥奉敕撰。載東魏孝靜帝天平元年至北齊幼主承光元年四十四史事。其書承太史公遺風,紀傳爲體,文筆簡淨,時見駢儷之色。紀傳多存北朝特質:如解律金傳錄敕勒歌之原貌,方伎傳載綦母懷文灌鋼之法,皆可補齊民要術之未備。體例猶存唐風,敍事簡而有法,楊愔、高昂諸傳刻畫亂世豪傑,凜然有生氣。雖非全璧,終爲考北齊史事之淵藪,與北史可相參證。【撰述】北齊書肇修於貞觀三年,十年乃成,百藥蓋承父德林未竟

史部·传记类
浮生六记
民国廿一年上海开明书店排印本
【簡介】浮生六記爲清沈復自傳體隨筆。該書真純率真,獨抒性靈,不拘格套,極富創造。以深情直率筆調敘夫妻閨房之樂,寫夫妻至誠至愛之情。而沈復自云:「因思關雎冠三百篇之首,故列夫婦於首卷,餘以次遞及焉。」「浮生」典出李白詩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「夫天地者,萬物之逆旅也;光陰者,百代之過客也。而浮生若夢,爲歡幾何?」李文寫兄弟情,而浮生六記則重夫妻情。【撰述】沈復於四十六歲著是書。復一生坎坷,與妻陳芸感情極深

集部·词类
唐宋诸贤绝妙词选
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
【簡介】選詞存史,錄唐、五代以至北宋名家之作,可顯現一代詞林風範;博觀約取,重豪放、尚清雅,得此一編,可盡見同家之奇。【撰述】又名花庵絕妙詞選,宋黃昇輯。昇欲繼趙宏祚花間集、曾慥樂府雅詞之後,採唐宋人詞作別爲一編。故廣爲搜羅,編成是集。原爲「花庵詞選」前集,後析出單行。是書編成於宋理宗淳祐九年,有淳祐九年胡季直序,稱「發妙音於衆樂並奏之際,出至珍於萬寶畢陳之中」。自序云:「唐詞具載花間集,宋詞多見

子部·释家类
金刚般若波罗蜜经
元至正元年刘觉广江陵刊经所刻朱墨套印本
【簡介】即金剛經。大乘佛教最高智慧,爲「諸佛之智母、菩薩之慧父、衆聖之所依」。一切諸佛,皆從此經出。通篇論空,前半部說衆生空,後半部說法空。金剛指堅硬金屬,喻勇猛突破關卡,讓自己能順利修行證道;般若爲梵語,妙智慧之音譯;波羅意爲到達彼岸;密指無極。經者,徑也,學佛成佛之路。全名謂按此經修持,方可成金剛不壞之本質,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,脫離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而到達苦海彼岸。【撰述】後秦鳩摩羅什於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