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部 天文算法类
版本 古籍名称,卷数,著者,版本
〈五经算经〉 二卷 〔唐〕 李淳风等注釋 〔北朝北周〕 甄鸾 .武英殿聚珍版书本(木活字印)
《五经算经》二卷,北朝北周甄鸾所撰,唐代李淳风等注釋。此书乃武英殿聚珍版书本,以木活字印行,堪称古籍之珍品。甄鸾,北周名儒,博学多才,尤精算术。其撰此书,旨在阐述《五经》中之算术原理,以助学者更深刻理解经典之义理。 《五经算经》融合经学与数学,以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礼》、《春秋》为纲,探求其中所蕴含之数学思想。甄鸾以其深厚之学养,将古代算术与经学相结合,开创了算术研究之新途径。书中不仅详述算术之基本原理,更借助经学典籍,阐释数学与天地万物之关系,体现了古代学者对宇宙法则之深刻洞察。 唐代李淳风等注釋此书,更使其益加完备。李淳风,唐代著名天文学家、数学家,其注釋不仅对原文进行了详尽之解释,更补充了许多实用之算例,使读者更易理解与应用。其注釋部分,对后世学者研习算术及经学,提供了重要之参考。 武英殿聚珍版书本,以木活字印行,工艺精湛,字体端庄,乃清代官方出版之精品。此版本不仅保存了原书之内容,更以其精美之版刻,成为古籍收藏之瑰宝。木活字印刷术之使用,亦体现了当时印刷技术之高超,对后世书籍之出版,产生了深远之影响。 《五经算经》二卷,实为古代算术与经学相结合之典范。其内容博大精深,不仅揭示了古代算术之奥秘,更展现了古代学者对经典文化之深刻理解。此书之传世,为后世学者研习古代算术与经学,提供了宝贵之资料,亦为中华文化之传承,留下了珍贵之遗产。
〈海岛算经〉 一卷 〔唐〕 李淳风等注釋 〔三国魏〕 刘徽 .武英殿聚珍版书本(木活字印、浙江重刻、江西重刻、福建重刻、广东重刻)
《海岛算经》一卷,三国魏刘徽所撰,唐李淳风等注释。此书乃算学之经典,探算术之奥妙,述测高望远之术,实为古算之瑰宝。刘徽,字元英,魏之学者,精于算术,尤擅长测算。其书原名《九章算术注》,后因其《海岛算经》篇独立成书,遂以此为名。李淳风,唐之天文学家、数学家,曾参与修撰《隋书·律历志》,对刘徽之作详加注释,使此书益显精要。 此书以海岛为喻,阐明测算之法,尤重测高望远之术。书中所载,皆为实用之算术,如测高、测远、测深等,皆以数学原理为基础,辅以几何之法,使测算之术精准无误。其中,“重差术”尤为著名,乃刘徽独创之算法,用以测算难以直接测量之物,如高山、远岛等。李淳风之注释,不仅详释原文,更补充实例,使读者易于理解。 此书版本众多,武英殿聚珍版书本尤为珍贵。武英殿聚珍版,乃清乾隆年间所刻,汇集天下珍本书籍,精工细作,字体优美,版式整齐。此版《海岛算经》以木活字印刷,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等地皆有重刻,流传甚广。浙江重刻,字体娟秀,版面清晰;江西重刻,版式规整,字迹刚劲;福建重刻,纸张上乘,印刷精美;广东重刻,装帧华丽,颇具南国风情。此四地重刻,虽各有特色,然皆忠于原书,不失为古籍之珍品。 《海岛算经》一卷,虽篇幅不长,然内容深邃,算法精妙,实为古代算术之精华。刘徽之原创,李淳风之注释,皆使此书成为算学之经典。而其版本之多样,亦可见此书在历代学者中之重要地位。今人读之,不仅可窥古人算术之智慧,更可感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。
〈五曹筭经(五曹算经)〉 五卷 〔唐〕 李淳风等注釋 .武英殿聚珍版书本(木活字印、江西重刻、福建重刻、广东重刻)
《五曹筭经》五卷,唐李淳风等注釋,为古代算术之经典,集数术之大成。是书原为武英殿聚珍版书本,以木活字印行,后经江西、福建、广东三地重刻,流传甚广。其内容涵盖田曹、兵曹、集曹、仓曹、金曹五类,故名“五曹”。每类各一卷,详述算术之应用,实为实用之典范。 首卷田曹,专述田地测量与赋税计算,详列丈量之法、田亩之数、税赋之则,为农耕社会之根基。次卷兵曹,言兵员之调配、粮草之供给、军资之计算,乃兵家必备之书。三卷集曹,结集各类商贸之数术,论货物之交易、货币之换算、盈亏之计算,为商贾之指南。四卷仓曹,叙仓储之管理、粮食之进出、收支之核算,乃仓廪之要典。五卷金曹,论金帛之出入、赋税之征收、财务之调配,为财政之宝鉴。 是书以实用为主,所载算法简明扼要,便于习者掌握。其注釋亦精审详尽,疏解疑难,为后世学者所推重。李淳风等注釋者,皆当时数术名家,其学识渊博,注釋尤见功力。此书不仅为唐时官吏、商贾、兵将之必备,亦为后世研究古代算术之重要文献。 武英殿聚珍版书本,以木活字印刷,字迹清晰,版式精美,实为难得之珍本。江西、福建、广东三地重刻,更使其流传广远,影响深远。今虽时代变迁,然《五曹筭经》之价值未减,仍为研究古代算术与经济社会之重要参考。
〈孙子算经〉 三卷 〔唐〕 李淳风等注釋 .武英殿聚珍版书本(木活字印)
《孙子算经》三卷,唐李淳风等注,武英殿聚珍版书本(木活字印),乃吾国古代算术之瑰宝也。是书虽寥寥三卷,然其内容博大精深,涵盖算术之要义,实为后世学者所重。其名虽曰“算经”,然非仅论算术,亦涉天文、历法、度量诸科,可谓一书而百用者也。 是书首卷,论算术之基本原理,如加减乘除、分数、比例等,皆详述其法,且附例题,使学者易于领悟。其言简意赅,条理分明,实为初学者之良师益友。中卷则论天文历法,阐述日月星辰之运行规律,推演节气之更迭,其法严密,其理深邃,足见古人智慧之高超。末卷论度量衡,详述长度、容量、重量之制,且论其转换之法,使学者知古制之原委,亦为今日研究古代度量衡之重要参考。 李淳风等注,则更为是书增色不少。其注不仅解释正文,更旁征博引,引经据典,使是书更加丰富而完备。其注文流畅,深入浅出,使读者不仅知其然,更知其所以然,实为注家之典范也。 武英殿聚珍版书本(木活字印),则展现古代印刷技术之精湛。木活字印,虽工序繁琐,然其印刷精细,字体工整,字迹清晰,使是书不仅为学术之宝,亦为艺术之珍品也。 综观是书,不仅为古代算术之集大成者,更展示古人智慧之深邃与技艺之高超。其内容之丰富,其注释之精细,其印刷之精美,皆使是书成为古代文化之瑰宝,亦为今日研究古代算术、天文、历法、度量衡之重要文献也。吾辈当珍之重之,传之后世,使古人之智慧永放光芒。
〈九章算术〉 九卷 〔唐〕 李淳风等注釋 〔三国魏〕 刘徽 .武英殿聚珍版书本(木活字印、福建重刻、广东重刻)
《九章算术》九卷,乃算术之经典,成书于东汉之末,其源或可溯至秦汉之际。三国魏时,刘徽为之作注,详析其理,校其讹误,增补新术,使算术之道益明。唐代李淳风复注之,又引《音义》以释其义,虽《音义》者已佚,然李氏之注,足见其功。宋时李籍继撰,亦有所增补,使此书愈加完备。此书传世,多重刻本,武英殿聚珍版书,有木活字印、福建重刻、广东重刻,皆为善本,流传至今。 《九章算术》分九章,曰方田、曰粟米、曰衰分、曰少广、曰商功、曰均输、曰盈不足、曰方程、曰勾股,囊括古今算术之精华。其术精且博,其理微而奥,于农耕、商贾、工程、赋税诸般实用,皆有详述。刘徽注之,推其源流,阐明算法,补其阙略,尤以《海岛算经》为著,盖测天度地之术也。李淳风注之,引经据典,辨音释义,使读者知其文而知其音,知其音而知其义。李籍继之,考定文字,校勘异同,使版本趋于统一。 武英殿聚珍版书本,乃乾隆间武英殿所印,用活字排版,是为木活字印本。福建、广东皆重刻之,然福建本与广东本,版式有异,文字相校,广东本似更胜一筹。此二本皆依武英殿本刻,然福建本略有删节,广东本则力求全备,故学者多以广东本为依归。 《九章算术》虽为算术之书,然其理通于天人之际,其术用于日用之间,实乃治世之利器,修身之明镜。刘徽、李淳风、李籍诸家,皆为算术名家,其注此书,用心良苦,足见其功。后世学者,若能熟读此书,精研其理,必能于算术之道,有所创获,有所发扬。
〈周髀算经〉 二卷 〔东汉〕 赵君卿 〔北朝北周〕 甄鸾重述 〔唐〕 李淳风等注釋 .武英殿聚珍版书本(木活字印、福建重刻、广东重刻)
《周髀算经》二卷,乃中华算学之瑰宝,历经多代名家之手,传承至今。其书最早成于东汉,赵君卿注释,开算学之先河。后至北朝北周,甄鸾重述,增补其义,使算理更为明晰。唐代李淳风等人再注,使此书更臻完善。宋代李籍撰《音义》一卷,为读者疏通字义,便于研读。此书复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本印行,木活字印刷,技术精湛,后福建、广东皆重刻,流传甚广。 《周髀算经》内容博大精深,涉及天文、历法、测量等多方面,尤以其“盖天说”闻名,阐述天地之形,推演日月星辰之运行,为后世天文历法之基石。书中算理精妙,如勾股定理,早于西方数百年,实为中华文化之骄傲。 李淳风等人之注释,深入浅出,使古算学之理更为明晰,易于理解。甄鸾之重述,不仅保留了原书之精华,更增新意,使算理更为完备。李籍之《音义》,为读者扫除文字障碍,使古籍不再晦涩难懂。 武英殿聚珍版书本,以其精湛之印刷技术,使此书得以广泛流传。福建、广东之重刻,更使其影响遍及南北。此书之传承与发展,凝聚了历代学者之心血,实为中华文化之瑰宝。 《周髀算经》不仅为算学之经典,更为中华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。其书历经千年,仍为世人所珍视,足见其价值之非凡。研读此书,不仅可得算学之精义,更能领略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。愿此书永传于世,为后世子孙所珍宝。
〈数术记遗〉 一卷 〔汉〕 徐岳 〔北朝北周〕 甄鸾 .祕册汇函本
《数术记遗》一卷,乃北朝北周甄鸾所注,题汉徐岳撰,辑入祕册汇函本。是书专论数术之学,溯源上古,穷究天人之际,探微索隐,阐发数理之奥。甄鸾博学多识,精于历算,故注释详尽,发前人所未发,补典籍之阙遗,洵为术数之宝典,学者之津梁也。 昔徐岳撰此书,原以传承数术之精义,然年代久远,散佚不全。及至北周,甄鸾感其文义深邃,恐后世失传,遂悉心注释,使晦者明,阙者补,并增己见,以广其义。其注文条分缕析,引经据典,举凡天文、历法、卜筮、术数,莫不赅备,且旁征博引,采撷众说,以求其本末源流。是故,甄鸾之注,实为《数术记遗》之功臣也。 是书所载,上溯伏羲画卦,下及汉朝历算,囊括九章算术、日晷测影、推步之术,兼及阴阳五行、卜筮占验,实为古代数术之大成。其文辞简奥,义理深邃,学者需潜心研习,方能得其三昧。后世注家,多以甄鸾之注为本,探赜索隐,以窥天人之道。 祕册汇函本,乃辑录珍稀典籍之丛书,甄鸾注《数术记遗》收入其中,足见其书之价值。此书不仅为术数之学提供重要资料,亦为研究汉至北周学术思想之变迁,弥足珍贵。故学者欲究数术之精微,研古人之智慧,此书不可不读也。 总之,《数术记遗》一卷,甄鸾之注,徐岳之撰,合祕册汇函本之收录,实为数术典籍之瑰宝,学术研究之要典,学者当珍之重之,以期得其真谛,传之久远。
〈周髀算经〉 二卷 〔唐〕 李淳风等主食 〔北朝北周〕 甄鸾重述 〔东汉〕 赵君卿 .秘册汇函本
《周髀算经》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和天文学著作,相传为周公所作,实际成书时间约在战国至汉代之间。秘册汇函本《周髀算经二卷音义一卷》是明代学者对《周髀算经》的整理与注释版本,包含原文二卷及音义一卷。该书主要探讨天文历法、勾股定理及测量术,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天象观测和数学计算的高度成就。音义部分则对原文中的疑难字词进行注音和释义,为后世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。此版本不仅保留了古代数学与天文学的珍贵知识,还体现了明代学者对古籍的整理与研究水平,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。
本网所整理收集的公共领域版权的古籍电子版,均来自网络,仅用于交流、学习,非商业用途。如个别有侵权嫌疑,请告知删除。